理论课程大纲 |
模块1-10 | 课程内容 |
第一模块 JUNIPER 产品介绍 | 1.1 JUNIPER产品概览 1.2 M/T系列产品,硬件架构及板卡 |
第二模块 协议独立路由属性 | 1.1 描述静态和汇聚路由的配置选项。 1.2 了解默认路由表和优先权值。 1.3 描述用于负载均衡的选择方案。 |
第三模块 路由策略
| 1.1 描述JUNOS软件路由策略的设计考虑因素 – 输入、输出、条款、匹配标准、动作、默认动作、策略评估。 1.2 列出创建和应用策略的主要原因。 1.3 定义BGP配置中可以应用策略的位置。 1.4 了解路由过滤器的组件及各类匹配标准。 1.5 评估策略结果。 |
第四模块 RIP协议
| 1.1 描述RIP协议的基本特征。 1.2 描述RIPv2规范中的增强特性。 1.3 定义RIP中使用的消息类型。 1.4 列出向RIP网络发送路由公告所需的步骤。 |
第五模块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(OSPF)
| 1.1 定义OSPF数据包类型的功能。 1.2 定义OSPF区域类型的功能。 1.3 定义OSPF路由器类型的功能。 1.4 了解构建OSPF邻接体所需的步骤。 1.5 了解OSPF DR的选择标准。 1.6 描述DR和BDR的功能。 1.7 了解用于监控OSPF网络和进行故障排除的CLI命令。 |
第六模块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(IS-IS) | 1.1 定义IS-IS PDU的功能。 1.2 描述应用于IS-IS的ISO网络寻址模式。 1.3 描述IS-IS邻接体的特征。 1.4 描述指定中间系统的选择机制。 1.5 描述IS-IS的配置步骤。 1.6 了解用于监控IS-IS网络和进行故障排除的CLI命令。 |
第七模块 边界网关协议(BGP)
| 1.1 定义BGP的基本运行与功能。 1.2 描述不同的BGP邻接体状态。 1.3 定义BGP数据包类型的功能。 1.4 定义BGP属性的功能。 1.5 了解BGP路由选择算法的运行步骤。 1.6 描述向EBGP和IBGP对等体发布BGP路由公告的默认动作。 1.7 描述BGP的配置步骤。 1.8 了解用于监控IS-IS网络和进行故障排除的CLI命令。 |
第八模块 组播
| 1.1 了解密集模式与稀疏模式协议在运行方面的区别。 1.2 定义反向路径转发(RPF)流程并说明其重要性。 1.3 描述IGMP协议的运行。 1.4 描述PIM协议的运行。 1.5 描述PIM-SM RP选项 – 静态、自动RP、自举路由器。 |
第九模块 防火墙过滤器 (Firewall Filter) | 1.1 描述防火墙过滤器的概念 – 输入、输出、匹配条件、动作、动作修饰语、句法。 1.2 了解传输过滤器与路由引擎过滤器的区别。 1.3 了解用于监控过滤器和进行故障排除的CLI命令。 |
第十模块 多协议标签交换(MPLS)
| 1.1 定义MPLS术语的功能 – LSP、LSR、入口、传输、倒数第二跳、出口。 1.2 描述静态与信令LSP的区别。 1.3 定义RSVP属性的功能。 1.4 描述BGP与MPLS的关系。 1.5 比较严格和松散ERO的不同之处。 |